在通货膨胀的焦虑和保卫财富的战争中,投资需求何以安放,成为了基民心中的疑问。
导读
壹 || 市场表现让基民们很受伤,大批明星基金经理“跌下神坛”,净值下跌50%的基金并不鲜见。
贰 || 从“固收+”产品所注重的回撤控制来看,今年以来全市场“固收+”基金的平均最大回撤为-4.42%,其中23只产品年内最大回撤超20%,4只产品年内最大回撤超30%。
叁 || 很多基民选择了更为避险的理财品种――货币基金。
肆 || 短债基金属于纯债基金,不参与股市、可转债等“含权”投资。今年以来,截至8月31日,短债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达到了2%以上。
伍 || 不得不承认,随着基金投资人群的日益年轻化,新手基民们由于缺乏足够的金融知识和理财能力,造成投资预期与投资收益的错位。
“上证指数从3000点到3000点,但是基民都亏钱了,那么钱去哪了?”
今年以来,这一“灵魂拷问”风靡各大基金投资交流平台和微信群。
2022年前三季度,“基金”词条频频登上微博热搜,人气丝毫不逊于某明星婚变;各明星基金经理亦每隔几天便有路演传出,涉及投资框架、后市展望、哪个板块向好;小红书、抖音、B站的基金博主的数量明显增加……
这些迹象无不在说明一件事:基金深入到大众的理财视线当中,且希望能通过基金投资赚钱。“人生一个小目标就靠它了。”一位受访的基民笑言。
究其根本,是90后、00后开始步入职场、成家立业。“靠每个月的工资,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才能实现财富自由。”基民马超坦言。
然而,今年以来的市场剧烈波动却让基民很受伤:权益基金大面积亏损、被宣传为“可以乘风破浪”的“固收+”产品回撤超出预期,货币基金收益率再创新低……
在通货膨胀的焦虑和保卫财富的战争中,投资需求何以安放,成为了基民心中的疑问。
亏损之伤
马超系92年出生,目前在北京的一家素质培训机构做店长,对金融不太了解,“金融的基本常识还是掌握了一些。”在马超眼里,通货膨胀让手里的钱被动缩水了,而疫情反复、裁员风险影响着收入和生活预期,这让他心里非常焦虑,职业之外“搞钱”的想法无比强烈。
马超2021年刚开始买基金,只拿出了几千元试水,却没想到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获得了20%多的收益,他觉得,买基金就能赚钱。
随后,马超就把几乎所有的积蓄投到了基金当中,满心期待着能给以后在老家买房的房款“添把柴”。
然而,理想很丰满,现实却有些难以接受,马超感受到了人生第一次被“套牢”。
2022年年初,黑天鹅事件频出,A股的波动下跌超出了几乎所有人的预期,尤其今年前四个月的单边下跌,让沪深京三市的总市值蒸发了超16万亿元,虽然二季度有所好转,但三季度又迎来杀跌,截至9月30日,上证指数今年以来下跌16.91%,深证成指下跌27.45%,创业板指下跌31.11%。
这样的市场表现让基民们很受伤,大批明星基金经理“跌下神坛”,净值下跌50%的基金并不鲜见。
天相投顾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混合基金、股票基金、FOF、海外投资基金等均为负收益。全市场15180只基金(A、C份额分开计算)利润加总,实际亏损达6350.4亿,为近三年同期数据中首次出现亏损。全市场6637只混合基金,共计亏损5265.91亿元,2770只股票基金合计亏损2561.22亿,股票基金平均每只产品亏损近1亿元。374只FOF合计亏损63.99亿,291只海外投资基金合计亏损233.89亿,仅货币市场基金总利润超千亿元。
而面对这样的投资收益,马超直言,等回了本再也不买基金了。
权益基金表现不佳使得基金经理们承受着很大压力。北京一位中型公募基金投资总监所管的基金今年出现了较大回撤,他对记者坦言,每次有人说是自己的持有人,自己的心情都非常复杂。
回撤之惑
权益市场的高风险让在美容院工作的芳芳望而却步,然而买基金的风让她又不想错过,于是在一位互联网博主的视频推荐下,她买了相对稳健的“固收+”产品。
这位博主说,“固收+”产品既能控制风险,又能有可能超越银行理财的收益率,芳芳觉得比较适合自己,“毕竟我的每一笔钱都是辛苦赚来的,不想亏嘛,就买了点。”
买入之后,该基金涨势喜人,净值也屡创新高,然而,过了一段时间,芳芳打开支付宝时才发现,这只基金曲线扭头一转,跌跌撞撞走上了一去不回头的下坡路。眼看着10个多点的回撤,她觉得那位博主把她“骗”了,于是忍痛赎回了基金。
的确,一向以“稳健”和“低波动”作为宣传语的“固收+”基金,近几年规模一直呈现爆发式增长,而今年极端市场环境下,这类产品亦普遍遭遇较大回撤。据数据统计,截至2022年9月27日,全市场“固收+”基金(包括一级债基、二级债基和偏债混合型基金)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为-1.21%,其中,表现最好的基金年内实现收益9.34%,而表现最差的基金年内收益-20.09%,首位相差达到29.43%。在全市场2860只“固收+”产品中,有69只产品年内跌幅超10%,其中20只产品年内跌幅超15%。
从“固收+”产品所注重的回撤控制来看,今年以来全市场“固收+”基金的平均最大回撤为-4.42%,其中23只产品年内最大回撤超20%,4只产品年内最大回撤超30%。
不久前,多家基金公司收到窗口指导,要求相关产品的权益资产投资占比上限不得超过30%,超过该比例的不能以“固收+”进行宣传。
华南一位“固收+”基金经理表示,“新规范使得‘固收+’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和定位更加明晰,便于客户挑选适配的产品,使得‘固收+’产品重归初心,适合作为家庭资产篮子里的重要配置。”
“1时代”之痛
在豆瓣的理财讨论区,“用利息生活”的讨论中,不少投资基金的“韭友”在评论区感慨,到底是自己不适合理财还是运气差到财不理自己,回回都能准确地在高点建仓。
于是,很多基民选择了更为避险的理财品种――货币基金。
不过,在流动性宽松背景下,今年以来货币基金的收益率节节走低,截至9月27日,全市场共计748只货币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1.29%,突破了2020年6月约1.44%的历史低点。且纳入统计的全部748只货币基金收益率全部进入“1时代”。
其中,作为持有户数最多的“国民理财神器”天弘余额宝也不例外,9月28日,天弘余额宝的7日年化收益率已经降至1.37%,较2020年6月其创下的7日年化收益率1.31%的低点仅差6个bp;与收益高峰时期的7日年化收益率6.763%、万分收益超1.7元相比,如今更是不足零头。
在美联储“暴力”加息下,全球多数资产处于震荡下行之中,货币基金收益虽低,但作为避险资产,上半年依然获得了大笔资金的流入。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最新披露的数据,截至7月末,货币基金规模已经达到11.09万亿,相比去年年底的9.47万亿增加了1.62万亿。
北京一位货币基金经理认为,当前市场在疫情和外围流动性等因素影响下,今年底前利率或将保持低位运行,不排除有进一步下行的可能性;待明年基本面回暖加速叠加海外加息渐缓,利率或将逐步回归中性,略有上行。
短债基金热络
原标题:【2022基民投资图鉴:“固收+”也亏钱 货基落入“1”时代 投资需求何以安放】 内容摘要:在通货膨胀的焦虑和保卫财富的战争中,投资需求何以安放,成为了基民心中的疑问。 导读 壹 || 市场表现让基民们很受伤,大批明星基金经理“跌下神坛”,净值下跌50%的基金并不鲜见。 ... 文章网址:https://www.doukela.com/zmt/154473.html; 免责声明: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 |